爆炸的條件

為什么會爆炸?:

爆炸必須具備的五個條件:

1)提供能量的可燃性物質,即爆炸性物質:能與氧氣(空氣)反應的物質,包括氣體、液體和固體。氫氣,乙炔,甲烷等;液體:酒精,汽油;固體:粉塵,纖維粉塵等。

2)輔助燃燒的助燃劑(氧化劑)如氧氣、空氣。

3)可燃物質與助燃劑的均勻混合。

閱讀全文

爆炸臨界-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和影響臨界范圍的因素

英文:explosivelimit

可燃性氣體或蒸氣與助燃性氣體形成的均勻混合系在標準測試條件下引起爆炸的濃度臨界值。通常,爆炸臨界用爆炸氣體占混合氣體體積百分數(shù)來表示。助燃性氣體可以是空氣、氧氣或其他助燃性氣體。一般情況提及的爆炸臨界是指可燃氣體或蒸氣在空氣中的濃度臨界。

爆炸下限

可燃蒸氣、氣體或粉塵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發(fā)生爆炸的min濃度(可燃蒸氣、氣體的濃度,按體積比計算).能夠引起爆炸的可燃氣體的起步低含量稱為爆炸下限;

爆炸上限

閱讀全文

泄漏主要設備

泄漏

事故后果分析是安全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定量地描述一個可能發(fā)生的重大事故對工廠、廠內職工、廠外居民,甚至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的嚴重程度。分析結果為企業(yè)或企業(yè)主管部門提供關于重大事故后果的信息,為企業(yè)決策者和設計者提供關于決策采取何種防護措施的信息,如防火系統(tǒng)、報警系統(tǒng)或減壓系統(tǒng)等的信息,以達到減輕事故影響的目的。火災、爆炸、中毒是常見的重大事故,可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影響社會安定。世界銀行國際信貸公司(IFC)編寫的《工業(yè)污染事故評價技術手冊》中提出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泄漏、擴散、火災、爆炸、中毒等重大工業(yè)事故的事故模型和計算事故后果嚴重度的公式,主要用于工業(yè)污染事故的評價。該方法涉及內容,也可用于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中毒等重大事故的事故危險、危害程度的評價。
由于設備損壞或操作失誤引起泄漏從而大量釋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會導致火災、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發(fā)生。

1??泄漏的主要設備
閱讀全文

泄漏后液體的擴散

如前所述,泄漏物質的特性多種多樣,而且還受原有條件的強烈影響,但大多數(shù)物質從容器中泄漏出來后,都將發(fā)展成彌散的氣團向周圍空間擴散。對可燃氣體如果遇到引火源會著火。這里僅討論氣團原形釋放的開始形式,即液體泄漏后擴散、噴射擴散和絕熱擴散。關于氣團在大氣中的擴散屬環(huán)境保護范疇,在此不予考慮。

1??液體的擴散

液體泄漏后立即擴散到地面,一直流到低洼處或人工邊界,如防火堤、岸墻等,形成液池。液體泄漏出來不斷蒸發(fā),當液體蒸發(fā)速度等于泄漏速度時,液化中的液體量將維持不變。
如果泄漏的液體是低揮發(fā)度的,則從液池中蒸發(fā)量較少,不易形成氣團,對廠外人員沒有危險;如果著火則形成池火災;如果滲透進土壤,有可能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如果泄漏的是揮發(fā)性液體或低溫液體,泄漏后液體蒸發(fā)量大,大量蒸發(fā)在液池上面后會形成蒸氣云,并擴散到廠外,對廠外人員有影響。

閱讀全文

爆炸事故

爆炸事故,是指由于人為、環(huán)境或管理等原因,物質發(fā)生急劇的物理、化學變化,瞬間釋放出大量能量,并伴有強烈的沖擊波、高溫高壓和地震效應等,造成財產損失、物體破壞或人身傷亡等的事故。分為物理爆炸事故和化學爆炸事故。

泄漏量的計算

當發(fā)生泄漏的設備的裂口是規(guī)則的,而且裂口尺寸及泄漏物質的有關熱力學、物理化學性質及參數(shù)已知時,可根據(jù)流體力學中的有關方程式計算泄漏量。當裂口不規(guī)則時,可采取等效尺寸代替;當遇到泄漏過程中壓力變化等情況時,往往采用經驗公式計算。

1.液體泄漏量

液體泄漏速度可用流體力學的柏努利方程計算,其泄漏速度為:

閱讀全文

泄漏后的絕熱擴散

閃蒸液體或加壓氣體瞬時泄漏后,有一段快速擴散時間,假定此過程相當快以致在混合氣團和周圍環(huán)境之間來不及熱交換,則此擴散稱為絕熱擴散。
根據(jù)TNO(1979年)提出的絕熱擴散模式,泄漏氣體(或液體閃蒸形成的蒸氣)的氣團呈半球形向外擴散。根據(jù)濃度分布情況,把半球分成內外兩層,內層濃度均勻分布,且具有50%的泄漏量;外層濃度呈高斯分布,具有另外50%的泄漏量。
絕熱擴散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氣團向外擴散至大氣壓力,在擴散過程中,氣團獲得動能,稱為“擴散能”;第二階段,擴散能再將氣團向外推,使紊流混合空氣進入氣團,從而使氣團范圍擴大。當內層擴散速度降到一定值時,可以認為擴散過程結束。

閱讀全文

泄漏物質分類

一旦泄漏,后果不單與物質的數(shù)量、易燃性、毒性有關,而且與泄漏物質的相態(tài)、壓力、溫度等狀態(tài)有關。這些狀態(tài)可有多種不同的結合,在后果分析中,常見的可能結合有4種:

(1)常壓液體;

(2)加壓液化氣體;

(3)低溫液化氣體;

(4)加壓氣體。